徐庶本来可以直接拿着赵虎的引荐信前来拜会赵兴的,可他觉得这么做有低声下气之嫌,而且如果让赵兴一开始就照顾自己,更是让一身傲骨的徐庶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徐庶想凭自己的本事获得赵兴的尊重和注意,而不是这种拿着“介绍信”恬着脸上门求人方式,所以徐庶直接去了太行书院。
当日,赵虎诳徐庶说大学士蔡邕、张俭都在太行书院,有一般水分在里头,蔡邕在西河郡当太守呢,怎么会跑到太行书院当祭酒(教授加副校长)?不过凡事总有变通和变化,赵虎绝对想不到的是,他胡诌说蔡邕在太行书院里教书,如今蔡邕还真在太行书院里干上了兼职教授,而且关羽三番两次地来信催促,这个老家伙死活就是不肯回去当太守!
原来自从蔡邕担任了西河太守之后,因为公务被太守府里的官员打理的很有条理,加之关羽又坐镇离石,于是这个老家伙便动了前往卧虎太行书院游历的念头。禁不住他的唠叨,关羽给他派了一队护卫,陪着老家伙和蔡琰来了上党卧虎城。
没想到蔡邕一进卧虎书院,立即被这里浓郁的治学氛围所感染,成天跟张俭、邴原、管宁等人坐而论道,帮着几人教书育人,忙的不亦乐乎。后来,张俭专门请示了赵兴,如何安置蔡邕这位书呆子。赵兴想了想,便下了一道客座祭酒的委任书给蔡邕。
蔡邕得了赵兴的任命,尽管是个客座,可人家的工作热情更加旺盛,直接将第一职务郡守的事情丢倒一边,安安心心地住在太行书院里当起了教书先生。徐庶来到书院里时,正听到蔡邕给一帮十五岁上下的学生讲课,讲得是四书之一的大学。
太行书院之所以能吸引蔡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有着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只要愿意求学,听得懂的人,不分男女长幼,都可以围坐在教习讲课的圆形讲台之下,听其讲课。书院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帮着煮茶水,还有一些茶点贩售,听课间隙,外州来的人可以买着吃,而书院里有学籍的学生则是免费提供。
这种讲课和听课的形式,暗暗与孔孟时代有教无类的倡议相吻合。求知的人们,在安全和物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让思想交汇、让意见碰撞,久而久之总会产生火花,或许这火花便会对后世造成深远的影响。
尽管赵兴不是大学者,可他坚信在学术的国度里,人为地加上许多枷锁和藩篱,只会阻碍一个民族求知前进的步伐,最终沦为书本的奴隶和学术的荒漠。在东汉那个经学、玄学、儒家、道家、佛学大行其道的年代里,太行书院无疑开一代新风,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和方向。
但愿赵兴治下的百姓不会被犬儒文化和主义毒害,这玩意可是害了国人近两千年,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大有市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振振有辞的汉奸卖国贼
徐庶来到书院时,并没有惊动什么人,尽管他腰间佩着长剑,可听课的所有学生也都佩戴着长剑,他的这身打扮实在普通不过。太行书院山门前赵兴留下的四行题词,向人们诠释了文武之道:“文可兴国,武能安邦。文武双全,英雄太行!”
赵兴的校训实在是太具有煽动性和鼓动性了,搞得现在所有学生都要弄一把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