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朱儁、袁绍,还是其余人,都清楚地看到了己方士卒与并州精兵的巨大差距。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今抓紧时间操练士卒,来日战场之上也多几分获胜的把握。
眼伤渐好的公孙瓒向朱儁请辞,准备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撤回幽州。朱儁见公孙瓒凄惨,也不好过于刁难,于是点头答应。经过青徐兵反水一事,让朱儁看明白的一个问题,联军人数虽众,但如果不能形成合力的话,还不如保留少而精的部队更有意义。
朱儁将东线战事的进展情况以及自己的失误,一五一十地写在投向卢植的密信之中,并未遮遮掩掩。朱儁尤其提醒卢植注意防备跟并州过从甚密的马腾军临阵倒戈,还提示刘焉军、刘表军不可靠,很有可能会遭受箕关守军的反击,千万不可大意。
送走了心事重重地公孙瓒,东路联军便只剩下朝廷的南军和袁绍手中的冀州军,兵力勉强超过了十万之众,仍然是十分庞大的一支部队。朱儁知道袁绍跟赵兴势不两立,在联手攻赵这件事上,袁绍绝对不敢跟自己打马虎眼,于是向袁绍提出整合南军和冀州军的想法。
朱儁的意见就是将南军和冀州军彻底打乱,对双方将领进行择优录用,将十万士卒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最为精锐的拳头部队,人数为四万人;第二类是负责协助第一类部队攻击和防守的辅助部队,人数为三万人;剩余的三万人则统一编入第三类部队,主要职责是练习如何挖掘地道,制作大型攻城器械以及堆垒土墙等任务。
袁绍手下有的是聪明人,几位军师从朱儁的提议中立即看出了厉害。沮授、逢纪、许攸等人纷纷建议袁绍答应了朱儁的要求,暂时不要与朝廷中央军争权夺利,一切等攻破壶关之后再做计议。袁绍于是采纳了众人建议,将军权交给朱儁,手下将领也是任由朱儁挑选和分配任务。
朱儁仍然是讨赵东路军主帅,袁绍却升为副帅,看来朱儁也充分考虑了袁绍的感受,并没有兼并冀州军的想法。袁绍手下几位谋士都得到了朱儁的器重和赏识,纷纷被任命为东路军的军师,而袁绍手下一帮子比较能打的武将,更是被朱儁安排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朱儁能在许多人当中一眼看中勇猛的孙坚,自然不会放过一直低调的张郃。张郃被朱儁任命为第一类拳头部队的主将,将自己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连同袁绍手下的大戟士一起交给张郃统领;颜良和文丑两位猛将则被朱儁调到帐下作为左右先锋,不再与张郃挤在一起叽叽咕咕。
朱儁还在袁绍麾下发现了一位具有特殊本领的人才,此人名字叫做李植,本来是个不起眼的角色,竟然被朱儁任命为第三类工程部队的主将!那么李植究竟有什么过人的本事让朱儁如此看重呢?
史书记载:李植,袁绍手下“掘子营”头领,自小继承家中祖传易学,对风水相学熟悉,擅长挖地道,精通土木工程。
面对坚固难破的壶关,朱儁想来想去,决定采用垒土成关,暗中挖掘地道等多种方法来破壶关。而李植在土木工程方面的过人见识,一经被朱儁得知,便如同发现了宝贝,自然受到重用。可以说,接下来攻破壶关的成败就系于李植一人。
现在看来,老谋深算的朱儁分明在撤退之时,便有了详细的计划。这个老家伙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既可以整合部队提升战力,又可以麻痹壶关守军,充分进行再次攻打壶关的准备,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