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骨干成员逃往北俄。这也是米哈伊尔看不起他的原因,在米哈伊尔等人看来,奥西波维奇就是一群只会内斗的猪队友,当敌人的时候用一只手就能打跨,当队友的时候要用两只手来保护。
乌里扬诺夫说的这些故事,吴畏早就已经打听了出来,他甚至还知道一些乌里扬诺夫没有说出来的东西。
乌里扬诺夫领导的布党也不是没脾气的主,正相反,能够提出积极斗争理论的布党里有的是脾气暴躁睚眦必报的人。所以奥西波维奇一行刚刚逃到北俄的时候,布党内部对于要不要接收这些从前的同志很是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按照俄共的官方说法,乌里扬诺夫同志以大局为重,为了俄共的发展重新接纳了从南方来的同志们。
但是据吴畏听来的消息,奥西波维奇从南方逃出来的时候,带来了大批有经验的产业工人,甚至还有一批生产管理人员,这些人员正是此时北俄进行工业布局所缺乏的人才,所以斯托雷平很是替奥西波维奇说了一些好话。
而孟党的作法虽然看起来比较憋屈,却在知识分子和一部分有文化的工人当中很有市场,这些人习惯谋定而后动——换句话说就是重度拖延症,与底层工人们习惯简单粗暴的反抗行为截然不同。偏偏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就掌握在这批人手里。
乌里扬诺夫要发展工人运动,是为了让工人阶级生活得更好,可不是让工人阶级全都失业变成乞丐。所以他也必须笼络住这些亲近孟党的人群。
这样一来,斯托雷平需要奥西波维奇带来的工人,乌里扬诺夫需要奥西波维奇在技术工人中的影响力,这才让孟党在布党遍布的北俄政府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可以说奥西波维奇能够出现在叶卡捷琳堡上层人物的聚会当中,完全是因为乌里扬诺夫同志捏着鼻子忍了的原因。
当吴畏听说了这个内幕之后,立刻意示到奥西波维奇能够率领这么多技术工人克服重重困难北上,显然不可能是临时起意。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些人就是奥西波维奇带在身边的护身符。
想到这一点,亚历山大四世不肯接受奥西波维奇取消俄共的建议而是选择赶尽杀绝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至少在吴畏看来,南俄政府当中还是有人能够真正认清奥西波维奇的危险性的。
从前布党没有在政府当中取得如此大势力的时候,乌里扬诺夫都能成为多数派,现在奥西波维奇跑到他的基本盘里来,当然除了偶尔恶心布党一下之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但是这些家伙在南俄开了一个很糟糕的头。如果叶卡捷琳娜选择接受亚历山大四世的求婚,以达成南北统一,那么俄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以亚历山大四世的作风,即使不会像在南方那样清洗布党,也肯定不会再让布党成员留在政府当中。
这样一来,为了不让从前的努力与牺牲付诸东流,乌里扬诺夫就必须作出选择,是像奥西波维奇一样带着自己的骨干力量逃亡,还是秉承布党一贯的宗旨,站出来积极斗争。
实际上此时的布党也的确有斗争的资本,北俄的三大军团,有两个军团是掌握在布党手里的。
唯一让乌里扬诺夫感到犹豫的,是叶卡捷琳娜在基层士兵当中的巨大影响力,对于这个亲自赶赴远东,从共和国手中解救出数万战俘,又带着他们一路打回欧洲的皇后,军队当中无论普通官兵还是俄共成员,都是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乌里扬诺夫要起兵反对叶卡捷琳娜,多半刚一张嘴,手下的士兵就卷堂大散了。
乌里扬诺夫知道吴畏与叶卡捷琳娜关系亲密,自然不可能跟他说自己打算起兵自立的事。不过言语当中,还是透露出早作准备的意思。
按照他的说法,俄共在南方算是半公开的活动,南俄要清洗俄共,还要先甄别筛选。可是在北俄这边,俄共成员的身份一直都是公开的,如果叶卡捷琳娜要清洗俄共,只要拉张名单抓人就行了,保证有放过没抓错。
乌里扬诺夫这个时候也算一把年纪了,又一直是党的领导人,算得上位高权重,也就是在吴畏面前,换个人让他这么抱怨也拉不下面子来——当年在波将金号上,吴畏可是指导过他工人运动的理论的。
好不容易抱怨完了,乌里扬诺夫一抬头,看到吴畏一脸的微笑,忍不住郁闷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呃。”吴畏摆手说道:“我知道,不就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吗?我有一计,可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