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其五、忍别:
诗韵好!萍水五相逢。亲了千年蛮有味,一席难宴万年朋。散尽各西东。不笑了,言归正传,亲了千年蛮有味,一席难宴万年朋。无论你怎么保守僵化,一个平水韵是管不了一万年的,还是及早改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中华新韵典登台唱戏吧!
二、为什么要改、理智对待
从楚天寒的我看“平水韵”到我看“新国风”这两篇文章看,这些诗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既反对“评水韵”又反对改革创新,把“新国风”这种创新的尝试说成是“伪命题”有的人甚至发展到你说什么好他就反对什么,自己没有立场或立场不坚定,会让后来者摸不到北。
我认为,反对守旧就要支持创新,不新不旧原地打圈圈是没有出头的。在我的心目中,只有基于以下几点,诗韵改革才能成功。
一、中国元素、国际表达
文化部长蔡武说:“学会‘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用现代的表达手法推出中国的文化产品,赢得国外观众是关键”我们在诗韵改革中,变化一个韵部就吵了几百年,从晚清一直吵到现在也没有结果。我们手捧着“中国元素”的金饭碗要饭,改个现代版的出来都成问题,你拿什么去“国际表达”你拿不出“国际表达”的东西,你凭什么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种守旧的作风不是自绝于世界吗!
换句话说,我们拿不出一个简单的、易记易学的中华新韵典,让中华诗词走向世界就是痴人说梦,不切实际。做不到这一点,你最多只能让老外学会吟诵诗词。如果拿出了易记易学的中华新韵典,中华文化圈内的外国人学会诗词是早晚的事。所以,我们在编辑中华新韵典时,一要向下看,就是看下一代、看未来年青人的喜好!吸引他们热爱诗词是成功之本。二要向外看,就是要看中华文化圈中的老外,要让他看得懂、学得会。要简化、简化、再简化,要学跆拳道的招数,简化到国际认同为止。
二、历史元素,现代表达
我在谈谈创办“中国文化奥运会”的设想和建议中说:“所谓提高,就是站在二十一世纪国际传播的要求上,从五千年中华文明蕴含的艺术精华中去提炼、发掘、传承、光大和提高,把不适合于广为传播的传统艺术改造为适合广为传播的东方通俗艺术”这句话是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体会出来的,是有道理的。
平水韵是个历史元素,你为什么不站在中国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高度去看待它,而只是站在自己学会了平水韵,学了几十年,实在隔舍不下这个一己之私上去看问题,既然平水韵是历史元素,那么我们就要解剖他,萃取精华,剔除垃圾,剔得只剩精华为止。
清朝子民在文字狱的压力下不敢碰平水韵,变向弄出了个词林正韵也是一种简化嘛,这是一种趋势,是不可阻止的。如果你一定要阻止,人们就要抛弃你,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死。
所以“历史元素”要活,就要用“现代表达”来完成,要走出国门,还要用“国际表达”来实现,大道至简,切莫故弄玄奥。
三、爷爷文化,孙子表达
记不清是哪个朋友在百家谈中总结了主张评水韵和反对改革主要是哪些人,只记得其中包含了老年人这一群体。说得不错,老年同志是反对平水韵的生力军。这些老年同志是值得尊重的,他们一辈子喜欢诗词,为中国诗词在庸俗文化的包围中争扎出来做出了贡献,这是需要肯定的。但同时,由于他们顽固的坚守,也在不自觉的阻碍着中国的诗韵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这些老同志应该抱着忘我的心态,抱着向下看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问题。低头看看自己的孙子、曾孙,想一想蹒跚学步的他们长大了,会不会爱上这个把中国文化粉碎成107个豆腐块的评水韵?!你忍心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把这种被历史证明无用的东西,拿来折磨我们的子孙后代吗?
在生活中,我这人是很尊老爱幼的,但在这件事上,我带头做一次“不孝子孙”大胆对老同志说不,我的这篇文章,若伤到了尊敬的长辈们,请您高抬贵手,爱莲郎向您赔不是了。
最后,我特别喜欢加拿大华人王小民在交流学习、平和参赛中表述的心态,他说:“别人得奖我高兴”应是每位诗友“谦谦君子”的风度。”我赞同,本文若引起了大家的争论,就是我的不好!谢谢批评指教,我愿洗耳恭听。
2013年5月8日草草于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