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这个曾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词,现在却已经成了越来越遥远的名词了。我们的下一代对知青生活也许略知一二,再往后恐怕就全淡忘了。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下乡当知青是唯一的谋生选择。因此“知青”成了一种烙印,印刻在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年华的墓碑上了。如今,我们已经步入频频回首往事的人生夕阳,于是,不由得记下这段知青生活的文字,与我的同龄人对曾经的拥有而不忘。 1968年底,一个隆冬的傍晚我们乘船到了沙市。第二天,改乘小船,从沙市过江去江南,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江陵县的一个小村庄。
当时,生产队的队长和村支书带着几个人来接我们,他们问我们的一些话,我们都听不懂,一路上一直无赖地摇着头说:我们听不懂你们说了些什么。
第一次领教了语言不通带来的麻烦。
在这里,每天所经历的都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
生产队长和村支书几个人把我们领到一个农户家。那房子高出地面有一米,不是我们见过的砖砌成的,而是土砖垒成的墙,屋顶盖的是黑瓦,房门是两扇开的没上漆的木门。很明显,这是我们举目看到的农舍中应该算是上好的农舍了。
队长推开显得有些沉重的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声响,他先跨过高高的门槛,那是我见过的最高最宽的门槛,印象很深。他转过身来,让我们一行八个知青进了这个家。我还真不习惯进这个家门时必须高高抬起脚向前跨一步,再抬另一脚跟上一步,唯有这般才能进入家门。家里的女主人给我们让座,于是,我们围坐在地上烧着木材的火堆旁,跳动的火舌吐着红光,把我们的脸都映红了。整个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烟雾,我们的视线很快就模糊了,烟熏得嗓子极不舒服,我对烟尤其的敏感,很快就咳嗽了。
我们被告知:这一天,吃住都在队长家。
第一次与不是自己的亲人,陌生的农民同一桌吃饭,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那天晚上几个胆小的女孩子莫名的害怕,不敢入睡,抱膝挤坐在一起,整整一夜未眠。
第二天,我们搬进了“自己的家”所谓搬,也不过是每人一口箱子和一套棉被而已。这个家离农民住的地方不远也不近,是一个独立的有围墙的可供遮风挡雨的简陋的旧的红砖灰瓦房。围墙院内有两间小房,一间大房。用芦苇杆编成的隔断墙,把大房分隔成一个堂屋和两个厢房。每间房内有两张做工粗糙的床和一张书桌,都没有上油漆,而且感觉木料不干燥。院子的另一头是烧火的灶房,两个大灶共一个烟囱,这就是我们入住的新家。
农民大姐带着我们拖着板车去镇上,帮助我们购置一年四季要用的农具,以及生活的必需品,锅碗瓢勺,大水桶一应俱全。
在房屋的边上,分得一块处女地——需要我们自己开垦的菜地,于是我们用棉杆围着菜地筑起了篱笆。开垦菜地时,没拿过锄头的双手打满了血泡,自己看了都害怕。一天下来,没有不腰酸背痛的,累得整个人像散了架似的。
第一次在夜幕降临后,浓浓的黑暗笼罩着自己,没有亲人的陪伴而特别地想家。晚上躺在床上只能与自己的同伴我的表妹互相诉苦,自寻安慰,从未体验过如此强体力的劳动,我们很快地跌入了梦乡。
我们不得不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自己鼓励自己,一定坚持下去,一切从头开始,学挑水,学烧灶,学做大锅饭,学干不同的农活。
几天以后,这里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