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方面一无是处的人物本来是从出不穷的。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袁隆平院士的大名还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是听说了的。一个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前的科研工作者在今天被我们当作道德模范,是不是有着这样的一个信息涵盖在其中呢:自袁隆平院士之后,中国便没有了所谓道德模范。我真担心袁隆平院士一旦谢世——这里绝对不是诅咒,我衷心地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中国是不是从此就乌烟瘴气道德沦丧再无模范存在呢?
名单中还发现了——黄来女。武汉大学一个自强不息优秀学生。她因为在极度困难甚至让普通人绝望的情况下照料自己身患多种病症的父亲而被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现今是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自然,黄来女的事迹不用说是极度让人感动的,相比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而言,也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然而我们不妨换了角度来思考一下,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父亲的照料真的应该成为模范而被人来学习的么?我以为并不。自然,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来学习,然而我们也应该知道,对于自己的亲人——甚至并不是亲人的陌生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着绝对的义务来照料的。要将这样的事迹当作模范来学习,我以为只说明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当代中国道德的缺失和沦丧。
鲁迅先生曾经有过一段议论,解释孔夫子为什么会大力呼吁中庸,宣讲中国人的中庸哲学:“这正因为大家并不中庸的缘故。人必有所缺,这才想起他所需。穷教员养不活老婆了,于是觉到女子自食其力说之合理,并且附带地向男女平权论卢头;富翁胖到要发哮喘病了,才去打高而富球,从此主张运动的紧要。我们平时,是决不记得自己有一个头,或一个肚子,应该加以优待的,然而一旦头痛肚泻,这才记起了他们,并且大有休息要紧,饮食小心的议论。倘有谁听了这些议论之后,便贸贸然决定这议论者为卫生家,可就失之十丈,差以亿里了。”人必有所缺,这才想起他所需。说得真好。这句话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人们会把照料父亲的孝女当作道德模范来学习的。曰:这正因为大家的对于自己的父亲们应当孝顺这个道德的缺失和沦丧的缘故。
倘若这理论能够成立,那么,从大的意义上来讲,为什么在当代的中国会有道德模范评选这么个事情出现呢?这也正反映了在现在的中国,是有着全民性的道德缺失和沦丧的。这是事实。倘若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讲其道德,那么,究竟谁才有资格做这个模范呢?只能回答谁都有资格或者谁都没有资格。这话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根本不会有道德模范这么个事情出现的。
要讲道德,并不是靠了评选出几个道德模范就能够到达这个目的的。倘若不从根本上决绝问题,将缺失和沦丧的道德从每个人的根本上给找回来,就算将所有的道德模范们摆列到自己的面前,那也是没有丁点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希望总有一天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讲其道德。而这一天的最主要的标志也就是——再也没有道德模范们存在,再也没有道德模范选举这么个事情出现。
2007年9月8日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