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丢弃演员的戏服,正在努力斩杀眼前的虚假。那么,他会成功吗?还是说,这个角色本来就是这样安排的?甚至,这出戏就是这样的,一直在斩杀却永远没法结束。
或者,一个开放的结局,给观众留下悬念,然后拍摄第二部?
靠!
徒劳?无用?
我不知道,反正我不会再让角色继续控制我,回到那种浑噩的生活之中。
该死!
好多琐碎的事情,轻易拉扯我的注意力,又来了。
似乎,那件事情很重要,但在虚假世界中的重要,又有什么重要呢?谁来判断重要与否?谁来规定人生大事就是人生大事?
难道数万年的传统都这样讲述,所以我必须遵守必须认可,这些事情就是人生大事?
还是说,如今社会在宣扬,如今时代在发出口号,所以我也必须追求这些人生大事?
如果这不是被操纵,还有什么是被操纵?
我以为我有自由意志,不过是角色赋予的假象罢了。
先不说自由意志VS命运论,我拥有意志这个玩意吗?
如果我是那份觉察,那么我就是不拥有任何意志可言,我无法思考更无法控制思考。但是,现在看起来,我很明显可以控制自己的思考,比如我正在思考关于意志的问题。
我也可以不思考这个问题,然后思考一些如何赚钱的问题。
如何知道是我在控制?
不对!
思考属于角色,那是建立在角色这么多年的经验、认知、信息储备之上的。我只是觉察到思考,而看起来我在控制,事实上是角色自己在控制。
如果有另外一个人,跟我的角色经历同样的事件,所有都一样,包括空气中的湿度、体内寄生虫、脚趾甲的长度,全都一样,那么他肯定会拥有跟我角色同样的属性。
同样的角色属性,必然会带来同样的思考。
也就是说,看似我在斩杀角色,其实是角色自己在斩杀角色。
而我,只是觉察到这一切罢了。
电影屏幕承载了电影光线交错,某天,光线觉察到屏幕的存在,发现是光线自己遮挡了屏幕的显现。于是,光线互相斩杀,以结束光线的存在。但整个过程,屏幕什么都没做。
角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我”。别人知道的,也是袁长文这个角色而已。当角色被斩杀之后,相应的角色属性也会丢失。那么,在别人眼里,袁长文这个角色就像换了个人。
当然,因为组成角色的自我定义被抛弃了,自然角色也会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角色要开始自杀任务呢?这么多年来,角色一直以丰满自身作为己任,一直以认可自己的存在作为首要目标。什么时候开始,角色突然就开启斩杀模式了呢?
我不知道,唉,都习惯用“我”这个词汇。事实上,这么多章的斩杀,所有的“我”都应该被换成“角色”。
不是我在斩杀角色,而是角色在斩杀角色。也不是我在恶心角色,而是角色在恶心角色,角色在憎恶角色,所有的内容都属于角色。
我只不过是那份觉察,觉察到这一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