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想通过模仿来达到斩杀的效果。
一件事情发生,我会想,如果“斩杀角色之后的状态”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于是,明明心里不舒服,明明心里有其他冲动,反而会被强行压制。
这种模仿毫无意义,并且会让我停止前进。因为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解析“斩杀角色之后的状态”想象中,而不是继续斩杀继续前进。
如果我吃饱了,自然会打嗝自然会产生饱腹感。但我仅仅通过模仿打嗝模仿那种饱腹感,有用吗?
斩杀角色之后,自然会拥有“斩杀角色之后的状态”,根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并且,这种分析想象可以显得自己在前进,事实上根本没有伤及角色,也根本没有看到角色究竟是被什么构成的。
重要的是前进,重要的是斩杀。其他的一切,都不过是角色的缓兵之计,也是让我分神的手段。
我应该这样,我应该那样,这些话语跟普通的自我定义有什么区别?
人生就应该努力争取,跟,我就应该憎恶人为的扭曲,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不憎恶人为的扭曲,为什么要强行自己憎恶?
我不憎恶人为的扭曲,说明角色还在保留,这个时候明显应该去分析角色斩杀角色,而不是强行让自己憎恶人为的扭曲。
如果否定自己的情感或者反应,那就是不诚实。就像,恐惧来了,我否定自己的恐惧,强行说服自己没什么好恐惧的。但事实上,自己已经恐惧得瑟瑟发抖就要哭了。
我承认我现在很恐惧,这有什么问题吗?我承认我被恐惧笼罩,这又有什么问题吗?
似乎,这种承认会很伤面子,似乎已经设定“我不能被这些负面情绪打倒”之类的。关键是,我TM已经被打倒在地上很久了,强行说服自己有什么意义吗?
我如果连诚实都办不到,还谈什么斩杀呢?
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该怎么做,也不需要什么书籍老师,自己思考!
我还没有完成,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也是我的目标。那么,通过模仿“斩杀角色之后的状态”,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
首先,对于“斩杀角色之后的状态”,这个仅仅是我的想象而已。虽然很难想象,但我依旧会奋力想象,并且将这种想象当作真实。所以,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想象是正确的?
其次,当我看见自己的情绪反应时,不是去抗拒情绪反应,也不是努力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而是去挖掘这种情绪反应,为什么自己还有这种情绪反应,究竟是哪部分的角色属性在发挥作用。
就像我看见化妆精致的漂亮女孩,总会忍不住去多看几眼。如果只是强行压制并且强行说厌恶扭曲,有什么用?内心依旧在喜欢,内心依旧在憧憬。
但深入挖据之后,发现自己的审美观根本不属于自己,这个时候就会自然产生一种愤怒以及对于这种被欺骗的仇恨感。那么,仇恨虚假更厉害,自然会厌恶人为扭曲,自然也会斩杀角色。
有时候,严格来说,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