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最完 美的注脚,流传至今。
据传说,李白做这首诗的同时,也借着酒兴将其书写了下来,然后赠送给了与他关系不错的日本遣唐使,日本遣唐使随即将这幅李白真迹带回了自己国家。
这幅法帖被遣唐使带到日本之后,就被奉为日本国宝之一,长期收藏在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市的筑紫观音寺,到江户时期成为了小仓藩藩主细川家族的私藏。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废藩置县,旧藩主本人必须搬到东京居住,业已没落的细川家族被迫出售这幅法帖,同时还出售了其它一些中国古董文物。
后来几经辗转,这幅诗仙真迹,《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于上世纪中期被日本著名的古笔收藏家明日香宁范收入囊中,收藏于其位于京都的书木书库中”
听到这里,现场这几位顶级古董书画鉴定专家和著名书法家,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纷纷冲叶天竖起了一根大拇指,满眼的赞赏。
同时,这几位老爷子也暗自感慨不已。
眼前这小子真是个怪物啊,不但运气好到了极点,而且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并无所不精,谁见过这样的家伙啊,实在太吓人了!
叶天冲这几位老爷子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接着说道:
“为了考证《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的真伪和历史文化价值,明日香宁范及其后人曾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跟中国文博界就这幅珍贵的法帖进行了深入交流。
1986年4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古董书画鉴定组组长的谢稚柳先生,去日本考察时曾经见到此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谢老先生鉴定这为诗仙的真迹。
谢老先生在寄给陈佩秋先生的家书中提到:‘惊见李白嘲王历阳帖,笔力劲健,气势遒迈,书风符合唐代法书风格,为唐人墨迹,许李白真迹谓然,尤足珍也’。
1987年,明日香宁范曾带这本法帖来中国,求教于时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史老先生,史先生组织了大批顶级专家学者对其进行鉴定与考证。
鉴定团队里有北大中文系的几位著名教授、有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的几位专家学者、还有故宫的几位老先生,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一幅唐代书法作品。
大家又拿这本法帖跟故宫馆藏唯一的李白书法作品,《上阳台贴》,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非常振奋人心,更加肯定这就是李白的书法作品”
说到这里,来自故宫的金老突然插话说道:
“没错,当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组织了一批国内最顶尖的专家学者,对这幅唐代法帖进行了一番非常仔细认真的研讨和鉴定!
我的老师当时也参与了鉴定工作,几十年过去,当初参与鉴定这幅法帖的那些老先生老教授,大多已驾鹤西去,多少有点遗憾。
如果那些老先生老教授泉下有知,得知这件国之重宝已回流国内,想必也会非常欣慰,叶天,你小子的确干了一件大功德!”
听到这里,现场这些国内最顶尖的古董书画鉴定专家和著名书法家,都唏嘘不已,其中几位的双眼都有些湿润了!
跟金老一样,这几位的老师当初也参与了这幅《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的鉴定工作,但那些老先生都已驾鹤西去了!
触景生情之下,这几位的情绪难免会有些波动。
稍顿了片刻,叶天的声音再次传出,清晰地传到了大家的耳中,
“到1989年初,时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的启功先生,赴日本参加书法展期间,再次鉴定了一番这幅《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同样认为是唐人笔墨!
此外,日本人利用现代高科技鉴定手段,对这幅书法作品也做了不止一次鉴定,他们通过碳十四检测法,基本确定这幅书法作品创作于公元750年前后。
这个年代或许有点误差,但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年,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就是创作于公元750年前后的唐代书法作品,而且极有可能就是诗仙李白的真迹!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爆发了二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度过经济危机,很多日本大收藏家纷纷抛售手里的藏品,这幅法帖就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能交换到这幅《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对我而言,可以说是一个意外、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在肯塔基路易斯维尔机场进行交易时,我当场做了一番仔细的鉴定。
经我鉴定,这幅国宝级别的《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的确创作于天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53年,看不到一丝伪造痕迹,书法流畅自然,极具唐代书法的神韵。
由此确定,这幅法帖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出自诗仙李白之手,剩下得那百分之一,需要对比一下故宫的李白真迹,《上阳台贴》,就可以得出最准确的答案了。
现在,我把这幅流失海外一千多年的国宝带了回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请您各位仔细鉴定一番,并跟故宫里的李白真迹对比一番,然后将这件宝贝供奉起来!”
说完 之后,叶天就冲现场这些顶级专家学者点头致意了一下,这就准备打开茶几上的鎏金紫檀贴盒,请出装在里面的那件国之重宝!
就在他伸出手的同时,现场突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