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修改《移民申请管理法》,加强对移民的控制。这些代表不是反对移民,而是认为移民将从根本上破坏共和国的民族结构,对占有主体地位的汉族构成威胁,也会对共和国的少数民族构成威胁,还会滋生犯罪、引发社会动乱。
吸引移民不是长久之计,只是权益之策。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除了加大基础技术开发力度之外,还得加快经济转型速度,让更有活力、更加积极的民营经济逐步取代国营经济,全面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机制得到充分发挥。
要加快经济转性速度,就得进行政治改革。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才能让占据着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国营经济让出主导地个,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刃年前,国营经济能够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避免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在市场竞争中丢掉饭碗,影响到社会稳定。现在,民营经济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社会劳动力,解决劳动力欠缺问题。
由此可见,推行政治改革,不仅仅为了建立一套新的政治体制。
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
早在旧多年前,纪佑国就意识到“人口老龄化”是共和国的最大敌人。王元庆更加清楚这个问题对共和国的危害有多严重,处理得好,共和国能够在缓慢发展中度过最为艰难的几个年,处理不好,共和国将永远沦落为三流国家。
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是国家领导人的个人职责,而是整个社会的重任。
甚至可以说,从纪佑国开始,共和国坚定不移的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
看上去,这个推测几乎无法站稳脚跟。
事实上,看得更深入一点就能明白其中的关联。
在共和国之前,有两个鲜活的“案例”一是日本,二是西欧。
日本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原因很简单,老龄化社会的消费能力远不如正常社会,负担则比正常社会高出许多,主要是老年人不是社会劳动力,不但无法产生社会价值
,而要获得养老、医疗、保健等各方面的社会福利。从尤二,品约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增加了社会负担。如果仅靠本国市场,日本永远不可能解决老龄化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出口,利用贸易盈利为本国的社会福利提供资金,从而降低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负担。
西欧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了“东进策略”。苏联解体之后,欧盟迅速向东扩展,吸收了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与前南斯拉夫成员国在内的众多前华约成员国,获得了“新鲜血液”虽然与日本的经济政策不同,欧盟更注重政治政策,但是结果却殊途同归,即利用新成员国的市场、劳动力、发展推动力,带动欧盟的经济发展速度,解决由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各种问题。简单说,就是“以新养旧”将老龄化问题转嫁给新成员国。
日本与欧盟的政策有一个共同点,即下游市场。
作为高端产业国,日本与欧盟都需要下游市场。
随着共和国进入高端产业国行列,同样面临老龄化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只有一个,获得足以支撑整个国家度过老龄化时期的下游市场。
共和国能够看到这个问题,那些做梦都想遏制共和国的国家也能看到这个问题。
从本质上讲,“美苏冷战”之后,美国不遗余力的围剿共和国,在共和国周边建立起一道道密不透风的战略防线,根本目的不是以军事垮共和国,而是要挡住共和国对外扩张的步伐,剪除共和国的下游市场,将共和国的命脉掌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手中。等到共和国的老龄化问题爆发后,让共和国自行衰落。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来自周边国家的资源与廉价产品,没有周边国家对共和国高端工业产品的旺盛需求,共和国凭什么通过高端产业迎战老龄化问题?如果共和国仍然依靠那些劳动力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与低附加制型的工业,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在劳动力仅能获得勉强养活自身的经济回报的情况下,如何养活数以千万计、还越来越多的老人,凭什么推行促生政策、养荐更多的孩子?
事实上,共和国也在这么做。
第四次印巴战争,让共和国获得了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拥有大约针乙人口的庞大市场,以及由大约引乙壮年劳动力组成的下游生产国。东海战争,让共和国获得了东海地区的数百亿桶石油与数千亿方天然气。东南亚战争,不但让共和国获得了越南、老挝、缅甸、束埔塞、泰国、马来西亚等拥有大约引乙人口的庞大市场、由大约打手 4亿壮年劳动力组成的下游生产国,还获得了南海地区的丰富资源。半岛战争,让共和国获得了拥有凹刀多万人口的市场。
“亏本买卖”不是没有,日本战争就让一个有打手 必凹万人的市场变成了废墟。
相对于共和国旧亿人口而言,周边地区大约8亿人口的市场远远无法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即便将其他友好国家,比如伊朗、叙利亚、也门、埃及、利比亚、阿根廷、乃至非州大陆受到旧多斤,“穷朋友”全都算进去,也不足以使共和国在比年之前不为产品销路发愁。
按照最保守估计,共和国要想平稳迈向2加年,至少需要总人口在万亿左右、总劳动力左右的海外市场与下游生产地区。
毫无疑问,共和国需要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与下游生产国。
在此之前,共和国做得很好,只是受美国因素的影响,最终搞砸了。
显然,经济因素成了王元庆积极推动针对印度的大规模战争的内在原因。很简单,拥有口亿人口、在比年很有可能突破万亿人口大笑的印度,将对共和国顺利度过老龄化时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这也耳证了一句话:经济决定政治。
会议结束后,王元庆把项铤辉与裴承毅留了下来。
准备工作不仅仅是大方面的事情,经济方面的工作再到位,如果不能将经济实力转变为军事实力,共和国不可能在战场上获胜。
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军事建设比经济发展更能决定数年后的战争胜负。
因为早就接到了元首首席助理的电话,所以裴承毅将最后一轮打击行动的作战报告带了过来,还专门准备了一份能够让王元庆看懂的分析报告。为王元庆服务这么多年,裴承毅知道元首不喜欢看那些过于专业的战报。更重要的是,要想让元首支持总参谋部的军事建设规发,就得让元首明确知道军事建设能够带来多大的好处。
直谈到大天亮,项铤辉与裴承毅才告辞离去。
那份含有共和国新式武器装备实战表现的报告文件留在了元首府,随后就被王元庆锁进了绝密保险柜。
新式武器装备的表现到底如何,只有三个人知道。
要到数年之后,外界才能从共和国军队的实战表现中得知发生在奶打手 年2月日凌晨的那场战斗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