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冷战就爆发了,因为在这场地区战争中。中美双方都是通过扶持代理人的方式来影响战争进程,只走到最后时刻,共和国才直接出手结束了战争。当然,按照部分人的观点,直到印度战争结束都谈不上中美冷战。因为在此阳年内,通过代理人影响战争的只有美国,共和国是直接参战。也就是说,在孙年到历年之间。中美实际上是“半冷战、半热战”的关系。只有在共和国与美国都通过行理人来影响战争的时候,冷战格局才真正形成。
不管哪种观点是正确的,中美冷战的实质不会发生变化。
在共和国与美国都没有把握通过“热战”的方式击败对手之前,或者“热战”的代价过于巨大的情况下,中美都不会贸然走上直接对抗的舞台,也不会轻易放弃通过代理人战争削弱对手的机会。
正是看清楚了这层关系,裴承毅才松了口气。
虽然推动马岛危机的正是共和国与美国,但是双方都无意站到前台,都想通过一场规模有限的战争达到有限的目的。毫无疑问,规模有限的地区战争将是军人的舞台,特别是优秀军人的舞台。甚至可以说,接受阿根廷的邀请之前,或者说接受李存勋的安排之前,裴承毅就考虑到了这一点,知道丐岛冲突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的步,最终肯定会以一种妥协的方式结束。不然他不会答应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
事尖上,军情局获的的情报早就证实了裴承毅的猜测。
按照军情局提供给裴承毅的情报,早在防年初,也就是在马岛发现了稀有金属矿藏的时候。美国就与英国达成了一份秘密协议,随后美国企业介入了勘探工作。别的不说。仅此一点就足以决定美国在马岛危松中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如果马岛爆发战争,美国企业在马岛的投资受到威胁小美国就有理由介入战争。虽然按照军情局的判断,只要共和国在马岛冲突期间保持强硬立场,并且采取某些实质性的行动,充分利用国际舆论,美国就会三思而后行,不大可能直接介入冲突,最多为英国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绝对不会袖手旁观。随着局势加剧。美国却迟迟没有明确表态,甚至多次表示愿意充当英阿双方的调解人,为和平解决马岛纷争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与配合,由此可以断定。美国并没有全面介入的想法。
虽然军情局没有给出最后的炽即美国会不会出兵参战,但是根据军情局在情报中做知析,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除非第三方力量介入,或者出现了某种让美国不得不亲自介入的情况,比如战事久拖不决、或者英国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损失等等,不然美国绝对不会冒险介入马岛冲突。
看到这里,裴承毅也明白了过来。
裴承毅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李存勋早就掌握了这些情报,知道只要不撕破脸皮。美国能够容忍某种程度的挑衅行为,比如向阿根廷派遣军事顾问。裴承毅甚至有理由相信,共和国已经与美国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是默契。
大国在斗争中达成秘密协议或者默契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从根本上讲。大国间的对抗,本身就是掌握国家大权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抚,说简单一点,共和国与美国的对抗,就是共和国民族资本家与美国华尔街财团的斗争。抛开用来盅惑民众的所有舆论与宣传、比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等等表象让民众了解真相,并且做出理智的决策,相信绝大部分共和国与美国的公民不会选择对抚,而会选择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能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好处。
利益集团利用国家间斗争获取好处,而要获得民众支持,特别是选民的支持。就的拿出许多堂而皇之的理由,简单的说,这就是所谓的“政治需求”。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新闻媒体要将共和国宣扬成一个没有民主、没有自由的“集权国家”。而共和国的新闻媒体则要将美国宣扬成一个被垄断集团、寡头政客控制的“黑暗国家”。可以说。斗争本身就是一种形式,而不是目的。
既然是形妾,就得为目的服务。
换句话说,如果能够通过其他形式达到目的,而且用更少的代价达到自的,或者更加有效的达到目的,那么由对抗转为合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别的不说。印度战争末期,美国向共和国提供印度核武器部署情报,就是某种形式上的合作。
既然存在合作的基础,达成秘密协议或者产生默契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当然,大国间的秘密协议与默契非常多。比如早在力多年前,共和国就与美国达成了“非排他性海事基本安全协议”。按照该协议,潜艇对抗属于非直接对抗。正是如此,在数十年之内。共和国与美国的潜艇对抗才会愈演愈烈。又比如,团年左右,在“太空非军事化国际公然”谈判破裂之后,共和国就与美国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默契,即在军事行动中不采取针对对方太空军事目标的攻击行动。正是如此多年来的数场大规模战争才没有发展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的直接战争。
毫无疑问。共和国与美国需要一个新的秘密协议。
裴承毅不是从事秘密工作的情报人员,也算不上高层领导人,所以并不清楚有没有与美国达成秘密协议,但是按照他的理解,元首让他去阿根廷担任高级军事顾问,帮助阿根廷建立现代化的军事指挥体系、传授现代战争的经验教,足以证明共和国至少与美国达成了某种默契。
想通这一点。裴承毅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只要不会演变成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不管马岛冲突发展到什么地步,都不会对裴承毅的个人前程产生多大的影响。换句话说,阿根廷之行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阿根廷打赢了,裴承毅将成为最大的功臣,为他已经十分辉煌的职业军人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阿根廷打输了。问题也不在裴承毅身上,毕竟阿根廷不是共和国,阿根廷军队也不是共和国军队。
既然没有任何坏处,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当然,裴承毅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他能够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也许普通人更在乎失去什么,而积极进取的人则更加在乎能够得到什么。可以说,这就是成功者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
站在裴承毅的立场上,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并不少,可是只有一样是他想要的。
要知道。迄今为止,荐和国还没在一场具有足够影响力的代理人战争中取得胜利。也没有一位共和国将军在其他地区的军事冲突中名满天下。如果裴承毅打破了这个纪录,在马岛战争中指挥阿根廷军队取得最终的胜利。他将成为共和国最有影响力的军人,而他所需要的就是影响力。
不得不承认。动身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前,裴承毅就想到了这一
。
甚至可以说。在见到李存勋的时候,裴承毅就知道他能够从地球另外一端的南大西洋战场上得到什么东西。
如果看的远一点,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很有可能成为裴承毅在军人舞台上的谢幕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