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远行,把大件找了回来,接下去再没有出远门的计划。
两个男人,先是抽了一天去岛中,看了一下里面的庄稼。
几亩旱稻,已经长到半人多高,长势良好,已经准备抽穗了。
不过距离收成的日子,还早着。
然后就是留在家里,每日陪着女人们过小日子。
闲得慌了,余乐就带可心和菲菲这俩丫头,去对面的长兴岛,还有旁边的崇明岛,打打兔子,捡捡海鲜,供应家里的一日三餐。
偶尔开船出海,办些海货,贮备过冬。
为了明年能顺利起航,一些能早做准备的事情,也商量着要准备了。
其中一个就是煮海盐。
十四五口人,对盐的消耗量,那是挺大的,平时还要腌制肉类野菜什么的。
去了华中,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矿盐,估计也不太好找。
所以现在方便,必须预备足够的海盐带走。
商量了一下,最后便决定,抽几天时间,至少煮个半吨盐回来。
这还不能在附近煮,因为长江口一带的海域,都被河水冲淡了,海水含盐量不高,煮半天把水煮干了,发现锅底也没什么盐精析出。
所以必须开船,往长江口南岸走上半天,再架锅取水,找来柴火来熬煮。
最后估算了一下,为了煮这半吨盐,起码熬干了十五吨的海水!
而沈娟那里,给她鼓捣了一个月,果然也给她鼓捣出一套纺织机出来了。
余乐和李志,绕着参观了半天,最后只剩下一肚子的佩服,问沈娟:“你年纪也不算很大,才三十来岁,怎么还会制作这种古董玩意儿啊?”
沈娟笑道:“这也不算多古老的物件,早些年,乡下里都还有人用的。我家住乡下,小时候,就跟过我母亲和奶奶一起,纺纱织布,干了好几年呢,所以对这些物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后来长大了,因为从小熟悉这一行,所以最后也进了服装厂工作。”
余乐恍悟起来:“原来如此!看来咱们这个队伍,果然是藏龙卧虎啊。就算不回家,靠我们这十多口人,也能创造出一个新世界来了。”
众女一起笑骂他拍马屁拍出了新境界。
传统纺织,必备两大件。
纺纱机和织布机。
纺纱机构件相较还简单,就一个架台,一个大风车轮子,还有卷纱线用的锭子。
绵花首先从壳里扯出来。
听沈娟说,这时候这个叫做籽棉,因为棉心里面还有籽的。
接着再把里面的籽弄出来,就成了皮棉。
皮棉再切成棉条,那就可以用来纺纱了。
从棉条里,扯出一个线头,缠绕在纱锭上,然后用手摇动风车,风车再带动纱锭飞转。
飞转的纱锭,一直从绵条里抽线,并绞成一圈一圈的。
绞满一个锭子,再拆下来。
这些细线缠成的纱卷,那就可以用来织布了。
至于织布机,那则既精细,又复杂得多。
机架、启动、传动、制动结构,还有引纬、打纬、梭子什么的,沈娟说出来,旁人根本就记不住那么多的名字。
也亏她记得那么清楚,还能造出来!
那些机件的小孔,密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