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件事,夏琰都是知道的,也费不了宋然太多口舌,不过末了宋然却少见地将眉蹙起,很是低声道:“君黎,我知道这次事出有因,不过——下回还是别让外人径直找我。”
夏琰稍稍一怔,已知他说的“外人”是指沈凤鸣。对执录来说,只有黑竹的首领是自己人,旁的一概只能称作外人。“可凤鸣他……”他试着道,“他认得你——他老早就知道你们宋家的执录身份了。不然,我自晓得按黑竹的规矩,不能让他来找你的。”
“这事怪我爹,当年不小心,领我们去金牌之墙的时候,竟被他见了。”宋然露出喟然之色,“但一事归一事——当年是当年。现今我是执录,我也是为了黑竹,不得不早些与你明说——你与他交好,故而信他,但我与他没什么交道。这京城我要对付防备的已是太多,忽然又多出一个人来找我,我当真无有三头六臂,可担惊受怕得很。”
“我只是想着……就算这会儿不见,回头‘归宁宴’……”夏琰想了一想,“罢了,是我欠考虑——往后还是只我与你接头。”
宋然抬手向他示谢,“我绝非针对凤鸣一人——我不是不相信他,只是——一切谨慎为上。我已特意住得偏远,与其说是想避人耳目,不如说——是想看得清楚些,毕竟一个人若特意跑这么老远,留下的痕迹也会多些。但反过来,他这一厢过来,也易被有心人看着。要是真给人寻着蛛丝马迹,便说不清了。”
“知晓了。原也不打算再叫谁往你那边跑。”夏琰道,“我还有一事问你……”
他说话间伸手及怀,要去拿那个黑玉扳指,只惜手才刚触到,便瞥见外面程平已回了来,只得又松了手,与宋然递个眼色,就此息下对话。
程平落座请宋然将末节讲完,堪堪已是正午。他如何肯慢待两人,便叫传膳,留两人在府中一道用过,再殷勤请喝过了茶,才万般不舍恭送出门。
“我看仪王也当真寂寞得很。”宋然便笑道,“在这禁城也没什么相交的朋友,恨不能将你留上一整日。是该娶个妃的好。”
夏琰本打算离去途中趁无人处,向他问问黑玉扳指之事,可一抬头,却见邵宣也候在府外。见他出来,邵宣也上前了一步,向他行礼:“夏大人。”对宋然却是不识,不无倨傲地点一点头,也不放在眼中。
宋然不以为意。文人常讥武人,武人自也不予文人面子,都不出奇。
“邵大人……?”夏琰有点吃惊,“你莫不是……”
“夏大人晨间说或有用得着邵某之处,是以邵某自早朝散了便在此等候。”邵宣也实说。
“我……我不知大人一直在此……”夏琰原以为他早上说要去垂拱殿外执守乃是托辞拒绝,哪料当真还会回来,不无过意不去,那边宋然见状,已是请辞:“既然夏大人还有要事,在下先走一步。”
夏琰深知他若强要在旁等着不走,一来失礼,二来惹疑,只得还礼送他,由他去了。
这壁厢邵宣也便道:“夏大人看来诸事顺利,不必邵某出力了。”
夏琰只连连致歉,邵宣也只道:“邵某今日当值,等在仪王府外与等在别处亦是一样——此处还少些风冷。”
两人向外同行一段,途中有意无意提起程平娶妃之事,夏琰记得去年恭王选妃,彼事之司防杂务还是交由夏铮,今年依邵宣也所说,这仪王妃似乎已有了人选,不打算一选二选弄得那般热闹,只待各方说定,将事情办了便罢。
说不了几句便又多是默然。那邵宣也似一贯不喜起头,没话题便不言不语亦不觉尴尬。冷场许久,还是夏琰开口道:“都说邵大人与夏亦丰大人十分交好?”
邵宣也全不动声色,只问甚答甚,“还算交好。”
“我听我师父说——夏大人他——前一阵递了疏,奏请回京。”夏琰望着地面,“邵大人可知此事?”
“当然。”邵宣也道,“听说皇上已准了。”
“已准了?”夏琰立住,向他看,面上惊讶,“诏书已发了么?”
“那倒不晓得,我只是在垂拱殿外听过一句。”邵宣也道,“夏大人当时去往异乡上任原是仓促,心自还在京城。这已大半年了,逢年过节的若都不允准他省亲,岂非大失人道。”
“逢年过节……?”夏琰道,“不是……不是十月里就来?”
“他好像是请了十月回京,不过两广岭南,这季节想必得不了空——皇上知他思乡,故准他腊月里回来述职,出了年,过了正月十五再返去任上,也算宽裕了。”
夏琰没再吭声。他暗里松下一口气——只要他不是十月末旬回来就好。
——虽然,那些业已存在的遗憾,其实并无一件会因此变少。
------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