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短时间内无法做出几千斤的豆腐,沈东在张家下了订单后,趁着天色尚早,回家取了些东西,又去镇上寻了一家名声不错的豆腐坊下了订单,顺道去了趟白岭书院,送上了点青椒苦蒜炒的肉沫和小番茄给沈博和温绍青。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过两日就是院试,沈博明日就要去府城,因为有温绍青同行,沈东就不跟着去了。
从温绍青的院子出来,沈博拉着沈东去了一处无人之地说话。
“爹,老师前几日向我问起了九弟。”沈博道。
“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九弟是爹娘亲生的。”
“嗯嗯,说得好,就该这么回答,九郎就是我和你娘生的,亲生的。”
“可老师说我说谎,那日席上他听到有乡亲说九郎是我们家收养的。”
“哪个多嘴的瞎咧咧!那你后来是怎么说的?”
“我啥也还没说,老师就说九郎长得像他的一位故人。然后就什么也不说也不问了。”
沈东沉默下来。
“温院长是什么意思?是觉得九郎和他的故人有关系吗?”
沈博淡然道:“孩儿也不知,老师不说,我只能如此猜测。”
沈东没再说什么了。
从书院出来,沈东把家里所需的东西都买了,租了牛车,让店家派伙计与他把东西送回家。
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好些人坐着牛车往刘家村去,是早上来卖葱抓饼的客人,赵德海等人也在其中。
看到沈东,赵德海等人那叫一个激动哦,立刻让牛车停下来,跳下车跑过来将沈东围住。
“沈东,看到你真是太好了,你买的是什么?做葱抓饼的材料?哎呀!太少了,你得多买点,这样才能做出更多的肉和饼坯。”www.
“沈大东家,我是来预定葱花饼的,我要一百五个饼坯,二十斤卤肉,五十个肉饼,十斤梅菜扣肉。”
“我也要预定,要一百五十个饼坯......”
“我要两百个......”
在场小贩试卖了沈家葱花饼后,发现的确比他们自己做的要好卖,许多客人一听这是正宗的沈家葱花饼,不问价钱就买了。
尝到了甜头,小贩们就振奋了。
虽然从沈家拿货很麻烦,但赚头还是有的啊!
趁着现在来沈家拿货的人少,他们得多拿点才行,免得后面人多了,生意就不好做了。
在这遇上了沈东,大伙儿就不用跑兰花村了,直接就嚷嚷着要预定,他们明早去作坊取货。
沈东被大家吵得头晕。
“你们都冷静点,一个一个来,我记一下。”
出门在外做采购,沈东为了方便随身带了纸和炭笔,他取出纸笔,就地坐下,把客人们要的东西全记上。
看到沈东居然在路上做起了买卖,帮忙送货的伙计们看得目瞪口呆。
难怪沈大老板会一次性买这么多东西呢!
生意太好了呀!
沈东写满了一张纸,弄了一头汗。
看了他写的东西,确定没写错,客人们给了定钱才各自散去。
赵德海等人主动要帮沈东拿东西回家,有了他们的帮忙,也就不用伙计了。沈东与那几个伙计说了声,并写了张单子,让他们带回去给掌柜的,让掌柜的按照单子上所写,将他所需的东西准备好,明早送到沈家作坊。
伙计们接了定钱很快就走了。
进了村,已是天黑,帮着沈东把东西全部送进了作坊,赵德海等人才各自回家。
路过张家的时候,他们看到张家大晚上的还在打着灯笼忙活,不由得感叹万分。
张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有生意接不住,张二生那个懊恼哦,边忙活边对张二婶子道:“咱们也办个作坊,找些人手帮忙,我有预感,沈家的乳饼生意以后会更好,他们如此信任我们,一心想从我们家拿豆腐,我们必须把生意做大才行。”m.
之前做的是小本生意,所以张家做豆腐是用自家的房子,一个小地方就够了,但现在生意逐渐变好做大了,要招人手就得有个大点的地方。
以前是因为豆腐不好卖,盖作坊不划算,现在是豆腐不够卖,而且还不用拿到外面去卖,盖作坊是必须的。
而且还不用去镇上租铺面,直接用自家的地盖个小作坊就行了,花不了多少银子。
因为沈家的关系,他们张家赚到了不少银钱,盖个小作坊足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