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众官员。
昨夜,他专门让身边秉笔大太监将魏王的奏折,送入内阁,誊写数份,连夜送往各个大臣的府邸。
今日早朝,果然没有白费他对魏王的一番心意。
此时,百官们议论纷纷,都在夸赞魏王的仁孝之心。
特别是那些清流文官们,一个个更是满脸激动。
他们这些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声,讲究的是仁孝礼义。
魏王此举,可谓是正合他们心意。
当然,在他们夸赞的同时,也有另外一批人,神色惶恐、苍白。
不用说这批的官员,定是属于杨必成、靖王派系的。
魏王朱麒这次对他们的反击,可谓是高明而又狠辣,让他们百口莫辩。
同时,又暗自思忖到底是何方神圣,能给他谋划如此高明的计策。
在他们惶恐不安的时候,一些文官已经站出来开始向圣上恭贺起来。
大都是圣祖护佑,陛下仁慈,使天皇贵胄的嫡脉出现这么一个仁孝的王爷。
“陛下,魏王此举,正是我辈楷模,臣请陛下下旨,令魏王为天下人表率,结庐守孝。”
话音一落,又有几人站出来附和。
“臣附议王侍郎的建言,魏王虽年幼,却是承继太祖、太宗遗风,仁义广博,感动于天下。”
“是啊,陛下,魏王奏折中的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令臣暗自感伤不已。”
…………
当听到这些赞叹,杨必成、靖王一派的官员,脸色顿时铁青。
他们对魏王朱麒的每一句夸赞,此时都化为了一把把尖刀,深深地扎进了次辅大人的心脏。
幸亏他早已识趣回乡丁忧了,否则他知道这件事的话,绝对会吐血三升。
次辅大人危矣,不知道他老人家还能不能回到朝堂上来。
杨必成一派的官员,此时低垂着头,如丧考妣一般,心中惶恐、沮丧不足为外人道哉。
可以说,这次的朝会是文武官员们少有的轻松、欣喜。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那次辅杨必成多么的令人厌憎?
御座上的隆佑皇帝见此,嘴角洋溢出了淡淡的笑意。
既然那唯一的侄儿,有勇气、有决心要争上一争这身下的皇位,那自己就帮他一把。
隆佑帝看得出,台下的一些清流文官们,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始迫不及待地要站队魏王了。
不过,他并没有阻止。
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
杨必成那老狐狸在朝中经营了这么多年,党羽遍布朝野,势力庞大。
他身为皇帝,一直以来想要搞平衡,可惜天不假人,自己余下的时间不多了,是该为大周帝国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了。
虽然隆佑皇帝心中属意自家那唯一的侄儿魏王,可这条路还是要靠他自己去走。
他能做的,就是扶持他走的更为平稳一些。
隆佑皇帝知道,杨必成那老狐狸这次可能真的要栽了,哪怕他有太后支持,这次也难以再重登朝堂了。
不过,想要短时间内将杨必成那老狐狸连根拔起,可不太容易。
现在这朝堂上虽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倾向魏王了。
不过,这些人大都是清流文官。
他们虽然自诩清流,一个个义正言辞,可他们大多是嘴上功夫厉害,实际上却没有什么真本事。
真正掌握实权的,还是那些身居高位的重臣们。
这些清流文官们,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真正能让魏王实力大增的,还是那些手握实权的重臣们。
现在,就看看那些重臣们的态度了。
隆佑皇帝心中想着,目光不由看向下方众官员。